近日,安徽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會同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公布了2023年度安徽省建設工程“黃山杯”獎獲獎項目名單。建工路港承建的S332安慶至望江改建工程、葉集區未名橋建設項目、阜陽港臨泉港區綜合碼頭工程、水陽江宣州綜合碼頭工程4個項目榮獲該項殊榮。
S332安慶至望江改建工程項目起點位于安慶市宜秀區稼先大道與G206交叉口,沿現狀環城西路,經大觀區(海口、皖河農場)、望江縣(賽口、高士、太慈),終點至望江縣S332與S211交叉口。項目總投資37.0573億元,全線長達67.55千米,采用一級公路兼具城市道路功能,其中特大橋和大橋4座、中小橋12座。包含橋梁、道排、交通、照明、綠化等工程,是規劃的北沿江一級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全過程綠色施工,措施到位,效果顯著,多次被各類主流媒體聚焦正面報道。自通車以來,各項功能滿足設計要求,完善了安慶市至望江縣一級公路主骨架的形成,便利了沿線百姓交通出行,改善了區域投資環境,加速了市縣互通、縣域經濟的發展,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葉集區未名橋建設項目位于六安市葉集區未名湖公園中部,道路南起未名路,北至花園路,全長約467m(含橋梁長度255m ),采用七跨(31+34+38+42+38+34+31)m拱橋,全寬42m。上部結構主拱采用上承式空腹拱橋,主拱圈均為懸鏈線無鉸拱,腹拱圈均為圓弧形拱圈,下部結構主墩采用實體墩,基礎采用承臺鉆孔灌注樁,橋臺采用沉井基礎式臺,橋面車行道面層為瀝青混凝土,橋南岸兩側各設置一個橋頭堡。
本工程投入使用至今,各項功能運行良好,獲得社會各界一致好評,成為了當地有名的網紅打卡地。特別是橋梁美輪美奐的夜景與工業金、商貿藍、文教青、生態綠、生活紅的“五色葉集”相映成輝;項目的建成對環境的提升,文化的展示,城區交通功能的完善,發揮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成為了葉集區展示民俗文化、凸顯地域風貌的城市名片。
阜陽港臨泉港區綜合碼頭工程位于臨泉縣中心城區東北側臨泉綜合物流園內。項目設計吞吐量為270萬噸,工程新建5個500噸級(水工結構兼顧1000噸級)泊位,臨泉港區覆蓋臨泉全縣,輻射界首周邊地區。配套建設陸域倉庫、道路、堆場、供電照明、岸電、通信、給排水、消防、環保、安全等生產輔助設施。
阜陽港臨泉港區綜合碼頭的建成運營,充分發揮泉河資源優勢,構筑以現代綜合交通為主的規?;?、智能化、專業化的物流集疏運體系;以港口碼頭為主、公路周轉運輸為依托,充分發揮及整合港口運輸、代理、倉儲、貿易等業務資源優勢,逐步建立起以物資集散、生產要素交易為主的綜合物流園區,形成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現代港口物流體系。對臨泉縣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帶動臨泉縣及周邊鄉鎮區域經濟發展,提升了阜陽市水上交通運輸綜合能力。
水陽江宣州綜合碼頭工程位于宣城市宣州區北區,水陽江左岸,項目建設4個1000噸級泊位,碼頭平臺長329m,寬23.5m,采用順岸式連續布置,高樁梁板型結構;陸域縱深500m,寬542m,占地448畝。由大堤至進港路依次布置為:散貨堆場、件雜堆場、件雜倉庫、預留堆場及辦公區,輔助生產區位于港區上游側。
水陽江航道宣州港碼頭位于長江三角洲河網地區,是皖東南航道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安徽省宣城市最大的黃金水道,水陽江下游與在建的蕪申運河相連,可通過蕪申運河進入長江及蘇南各地,在宣城市及皖江城市帶綜合交通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文/盧小鳳)
版權所有 安徽建工路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皖ICP備05009733號-1